7月3日,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對近日出台的《關于推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發展的實施意見》進行了解讀。
《意見》明確,2020-2021年,全省將新建鋼結構裝配式住宅200萬平方米以上,培育5家以上鋼結構裝配式建築龍頭企業,推動建設1個型鋼部件標准化生産基地和3個以上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産業園區,探索形成健全有效的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發展模式。
“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,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在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方面具有显著优势,是实现从传统‘粗放式’现场施工作业到‘精细化’的工厂化生产、装配化建造的重大变革。”山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張曉海介紹,據有關研究數據,可節約水泥砂石料消耗50%以上,降低建造用水60%以上,減少建造能耗70%以上,施工産生的建築垃圾和噪音、空氣汙染大幅降低,建築拆除後回收的鋼材還可循環利用。同時,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現場施工工序減少了50%,可縮短建設工期1/3左右、減少用工數量40%左右,工程項目的生産效率可得到明顯提升。
山東省是钢铁生产大省,具有較好的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發展條件,于去年7月被確定爲國家首批試點省之一。爲進一步加強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發展的引領,《意見》從規劃、科技、財政、金融、環保、工程建設、商品房預售、獎項申報等方面,提出了10條支持政策。
“目前,鋼結構裝配式住宅還處于推廣應用初期,建設規模不大,部品部件標准化、通用化程度較低,造成構件生産加工費用較高、配套預制牆樓板價格偏貴、施工機具費用投入較多,增加了建安成本,影响市场主体开发建设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。”山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梁泽庆坦言。
为解决上述难题,山東省将加快统一技术标准,贯通产业链接。由省钢结构行业协会牵头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标准化课题研究,启动制定部件部品生産與工程應用技術規定,統籌生産、設計、施工等各環節標准協調一致。大力推行標准化設計和裝配化施工,引導鋼鐵企業生産供應通用化、系列化型鋼産品,引導建材企業轉型發展標准化牆樓板、門窗等配套部品,避免二次拆分設計,盡量減少構件二次加工和現場作業。
2020年07月23日